会议专题

草甘膦对耐草甘膦大豆体内莽草酸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采用网室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处于不同叶龄的大豆在草甘膦处理后莽草酸的积累量.结果表明:1230~2460ga.i./hm2草甘膦处理后,常规大豆莽草酸积累量急剧上升,并随草甘膦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升高.耐草甘膦大豆莽草酸积累量与不用药的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在4920ga.i./hm2草甘膦处理后,体内莽草酸出现短时间的积累,但5~9d后恢复至药前水平.在3、5、7张羽状三出复叶期喷施草甘膦后,不同叶龄之间的大豆叶片莽草酸积累量差异不显著,说明这3个叶龄处理的耐草甘膦大豆均有较好的耐受性.上述草甘膦处理剂量及处理时期施药后,耐草甘膦大豆籽粒产量与不用药的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

大豆 草甘膦处理剂 莽草酸 含量测定 作物产量

杨鑫浩 李香菊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193

国内会议

2014“杂草科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78-82

2014-04-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