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化学教学艺术
文章从巧妙运用比喻、恰当使用肢体语言、直观的示意图表征以及利用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四个方面.结合作者在教学中的实例来阐述如何将抽象问题形象化.高中化学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有些理论知识在高中阶段无法用实验加以验证,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等,这些理论知识较为抽象,不易理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这时候就需要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的艺术,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和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感性化,易于学生理解。教学实践证明,越是抽象难懂的内容就越需要形象化的描述与想象。为了实现化学教学的形象化,除了借助于直观的化学实验之外,如果能恰当的运用比喻、肢体语言、图式、学科间知识联系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已有的可感知的知识结构中找出某种相似性,那么抽象的知识就能得到很好的理解和把握。
高中教育 化学课程 抽象知识 形象化教学
陈瑾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江苏苏州215101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17-18,38
2012-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