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味:逻辑、空间与限制
校本课程开发本土味散发有其自身的逻辑和空间,但同时也遭遇着难以克服的限制。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味就是指让地方知识,或乡土情怀、当地民俗、地理、社区特色等等元素进人校本课程开发的倾向/努力或态度。校本课程开发强化本土化是教育现实性所使然,也有一定的理据做支撑。在承认校本课程开发本土味散发之必要的同时,还不要探讨本土味散发的空间与路径,才能保障校本课程开发本土味散发之可能。本土味散发集中体现在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基于国家课程校本转化的地方文化融人,以及基于本校课程创建的本土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然而,本土味融入课程的限制也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制度统一要求、大众对本土知识的偏见、教师本土知识的贫乏、本土资源的欠缺,等等,都会让校本课程开发乡土味的散发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学校教育 课程开发 本土味
李臣之 王虹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14-19,40
2015-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