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亲和·亲证·亲在--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课程开发行动探索

对课程改革的自觉追问,促动学校在“珊瑚最红孩子最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路径的探索下,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的支撑下,在科学理性的课程诊断、课程设计以及课程事议中,开启了一条以“亲和、亲证、亲和”为表征的“亲亲课程”校本课程行动探索之道。亲亲课程就是“亲和、亲证、亲在”的课程。其中,“亲和”即“亲近孩子”,是亲亲课程的起点;“亲证”即“适合孩子”,是亲亲课程的过程;“亲在”即“发展孩子”,是亲亲课程的实施状态。亲亲课程“三级同心圆”课程结构以学生的成长为课程的“圆心”,指向“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文化”四个学生成长维度,自内而外从“国家课程”到“体验拓展课程”再到“特长彰显课程”依次展开,构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课程结构体系,学校立足于自身的实践经验,针对当前课程体制及学校实际的课程改革空间,主要从两大途径人手展开课程开发,它们分别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的个性化”。亲亲课程以实现教师、学生、知识的亲和为出发点,力求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达到生命能量的释放。学生、教师、学校是亲亲课程确立的三个评价维度。亲亲课程的评价将从学生体验出发,立足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育影响,加之学校整体层面的自我反思与超越。为此,学校从学生、教师、学校三大层面出发,以原则、指标、策略、组织、应用、反思为基本考量点,围绕这些基本的考量点不断探索切实有效的亲亲课程评价体系,基于评价推动课程与发展为亲亲课程建设提供稳定有力的激励与优化机制。

小学教育 课程开发 教学内容 评价体系

谭劲

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

国内会议

第五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深圳

中文

34-40

2015-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