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推进中小学课程多样化建设的杭州范式
浙江省义务教育新课程2003年开始实施,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2006年开始,全省的学校课程多样化探索从此开始.2012年《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学校课程多样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十多年的课改成绩明显,学校课程多样化、办学特色化已经成为了普遍的追求.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课改的氛围不理想,相关认识待提高。调查发现,超30%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基本没有落实,超20%教师觉得学校对校本课程不够重视。近20%教师不愿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民众对课改持怀疑态度者众多。其次,校长和教师课程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超20%校长对课改持怀疑态度,超40%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条件还不具备,超50%教师认为自身素质不适应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或存在困难。再次,实践中还出现了一些影响课程改革持续健康发展的不良现象.课改是自上而下推进的,行政助推是主要驱动力。政策推进、试点引领、评价促进是基本策略,专业引领是重要牵引力,学校自主创新是根本发展力。
中小学教育 课程改革 多样化建设 区域化构建
黄津成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123-128
2015-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