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的校本课程开发推进策略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推行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也有助于基础教育更好地融入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价值将会进一步彰显.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与原来政策设计的初衷存在较大反差,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遇到了种种问题和障碍,进一步推行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校本课程开发究其本意是以学校为中心的课程规划,或者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发展,是指学校依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及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自主开发并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所以,我国十几年校本课程开发一直秉持这一理念,即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自己的事情,既然将课程决策的权利下放给了学校,开发得好坏关键在各学校,政府和社会无须过多地介入,应尽量放手让学校自己开发。但这样的思想认识误区,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助长了各学校单兵作战、各自为政、自我封闭的倾向,而一些长期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次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这才是校本课程开发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要真正使校本课程开发走出困境,就必须及时消除这一思想认识误区,重新思考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路。为此,本文提出基于区域校本课程开发推进策略,其基本内涵是:以区域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正确处理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关系,政府部门从高位人手,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区域内校本课程开发;依靠政府部门力量,消除共同影响和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障碍因素;政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和行动,推动、协调、指导、监管好区域内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校本课程开发走出困境,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 校本课程 教学改革 区域化构建
索桂芳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133-136
2015-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