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源·思·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

教育的终极旨趣在于育人,而课程是这一旨趣实现的最重要载体.课程所承载的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使命的实现,实质就是要探寻课程与学生的深度交互关系,而学生核心素养是嫁接这一关系的重要纽带。一方面,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课程育人价值的实现指明了方向,课程就是要在这一终极旨趣的确证中实现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课程为载体,课程就是要在这一本体功能的发挥中进行自我创新。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顺应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符合我国课程实践的需要、内含课程思维转动的诉求,不仅是一种外在的吁求,也是一种内在的理念自觉。课程研究的不懈追求在于“建立起自己的话语系统和解释系统,并最终形成独特的学术理论体系,以更加切合本土经验实际的态势形成其自身学术的自主性和神圣性”。这一追求是进行课程创新探索的始终坚守,于核心素养而言,有助于以核心素养为轴心重构课程话语体系,也有助于增强课程文化自觉,最终凝聚成更富自信的课程本身。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之源的探讨回答了为什么在当前阶段要把课程创新的视角拉回到核心素养的视域中,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之思着重分析了如何理解课程创新实践与核心素养培育的交互关系,认识的厘清和思考的深人是有效实践的前提。课程一切理念都将在课程实践中得以显现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正,这说明,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作为一种课程创新的新思考,不仅需要理念层面的澄清,而且需要实践层面的推进。简言之,需要明确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创新的行动逻辑。

学校教育 课程创新 核心素养 教学改革

张铭凯 靳玉乐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国内会议

第五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深圳

中文

154-158

2015-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