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资源革新:为何与何为

2015年是中国”互联网+”元年,在”互联网+”的时代,各行各业人士都以各自领域的独特视角来审视这场革命.”互联网十教育”的模式颠覆了教育的思维方式,这种跨界的互联网思维革新了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课程资源作为教育的物质和条件基础,在”互联网十教育”的背景下,对其的认识和研究变得就更有意义.在“互联网+”下的课程资源革新既是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教学思维范式转化的产物,更是针对学习个体需要产生的定制式服务。非物质的课程资源决定了课程实施的走向,物质的课程资源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度。传统面对面的课程,往往在微观课堂政治领域里,会出现话语霸权、课堂尴尬起哄、情境穿凿等问题,造成混乱。而互联网下,时空是分离的,这样有助于无障碍交流,能克服心理紧张、学业焦虑等问题。传统课程是按照教学一学习一评价进行的,固定的时段,而且周期长,使得课程资源改进等是滞后的,而网络下的课程助技术手段,如学业成绩、回答问题的应答时间、在线讨论与他人互动的频率等,可实时获得反馈,这样有助于及时地调整,对课程进行规划和设计。

学校教育 课程资源 互联网 教学改革

张昕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国内会议

第五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深圳

中文

185-187,193

2015-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