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课改深化路径”上””下”辨

值此课改深化之际,关于课改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以及改革成效等一直争论不休,唯有在课改深化的路径选择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无论课改的倡导者还是批评者,无论课改专家还是一线教师都不约而同地反对”自上而下”,赞成”自下而上”.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试辨之.有论者认为,“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剥夺”了一线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因而制约了教师参与课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了教师的抵触和反对,有论者认为,“自上而下”的行政推进,脱离教学实际,导致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的脱节,最终影响改革的深化和成效,有论者从“回归教育的本质与原点”出发,认为教学改革才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主张“顶层设计完成以后,重点应是基层探索”,“深化课改重在推进教改”。上述这些观点似乎无可辩驳。但无论从理论的视角还是实践的视角,它们都需要理性的审视,“主体剥夺论”新审视,对“脱节论”冷思考,“重心转移论”忧思,“自上而下”的课改深化之路,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也是我国的现实选择,更是我们的制度优势,舍此无他。“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既未剥夺学校和教师在改革实施中的主体地位,更非导致上下“两张皮”的必然原因,不能由于教学改革的重要而冲淡或改变课程改革的主题与路径;“自上而下”地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化,既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又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更是我国课程改革的客观需要和现实选择。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深化路径 顶层设计

陈中岭

国内会议

第五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深圳

中文

188-193

2015-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