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新路径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它将单调的信息转换成色彩丰富和高度组织化的图式,使人的思维不再局限于整齐但烦冗的文字中,更形象、具体地表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导图利用逻辑推理的形式由点到面地有步骤、有逻辑、动态地表现出知识的生成过程,并完整地呈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展示了思维的动态生成过程,与教学过程吻合,为优化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和路径.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或心智图,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可视化思维工具,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具有图解教材知识、教材知识结构形象化的特征,能够增强大脑对知识的‘渴望’,发挥学生左右大脑的功能,激活整个大脑的积极参与学习、增强记忆效果。”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正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工具,优化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思维导图可以运用X Mind,Mind Mapper,Inspiration, Free Mind等软件绘制。首先选择适合的模板或新建一张空白图,把关键词安放在中心主题上,选中中心主题,利用“Enter”快捷键创建分支主题,根据教学内容插入相应的子主题,然后把前期准备的知识点和素材文件按层级结构填人到思维导图中,加上一些与主题节点相关的图片,使思维导图的内容更加形象化。上述软件除了有形成知识点的网络结构的功能外,还可以对分支主题形成不同的颜色分块,选中分支主题并使用“排列”功能,可以改变分支主题的组织结构。选中思维导图中的关联线,输人文字,即可在中心主题和关联主题间的线条上填人剪短的词语,说明层级关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软件的各种功能,绘制出丰富和完善的思维导图,可以辅助教学设计,记录课堂笔记,巩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评价。
学校教育 课堂学习 思维导图 教学优化
闫守轩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304-308
2015-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