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区坡面次降雨产流产沙研究
基于广东省五华县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野外径流场观测数据,对林草坡面次降雨入渗、产流产沙进行了研究.次降雨入渗量与植被覆盖度相关系数为0.948(P=0.05).次降雨入渗量与降雨强度间存在二次抛物线变化关系,存在使次降雨入渗量达最大值的临界降雨强度;人工林及灌草地临界雨强为19.9-27.8mmh-1,均高于自然撂荒地.次降雨径流深及土壤流失量与覆盖度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和-0.926,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次降雨坡面侵蚀率随径流系数呈幂函数增加趋势,径流含沙量随径流系数、降雨侵蚀力呈对数函数增加趋势,土壤流失量随降雨侵蚀力呈线性递增趋势.次降雨土壤流失量与径流深关系可采用线性函数进行定量描述.次降雨径流深小于20mm时,土壤流失量随径流深增加而递增速率较快.
水土流失 次降雨径流 土壤入渗量 植被覆盖度
黄俊 亢庆 杨建新 金平伟 吴丹 李乐 刘斌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510610,广州;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510610,广州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53-58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