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壩潰口發展原型實驗分析
本研究透过全球唯一可控制流量现地堰塞湖溃决试验,探讨堰塞湖溢流破壤溃决机制与溃口发展之几何形状.试验前后透过3D Lidar地形测量及粒径分析来监测地形地貌之演变,透过前后测量资料套叠与分析,获得堰塞湖溃决前后河道的冲淤变化、坝体溃决模型与三维测量场域,配合全方位摄影系统分析堰塞坝溃决历程,且针对俯视与前视两视角观察溃口几何形状发展历程,提出堰塞湖溃口发展阶段.试验结果显示,透过坝体上方俯视视角分析堰塞坝溃口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陪段,第一阶段水流溢过坝顶造成溯源侵蚀,产生蚀沟,发展为上游窄、下游宽之溃口;第二陪段,水流受溃口束缩之影响,侧向侵蚀显着,发展为上游宽下游窄之溃口.透过前视视角溃口发展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陪段,以垂向侵蚀主导,剧烈的垂向侵蚀,形成窄深的倒三角形溃口;第二陪段,由于受溃口束缩之影响,水流之侧向侵蚀增强,造成溃口左右岸之土体崩落,形成接近抛物线形之溃口;第三陪段,溃口左右岸持续崩塌并到稳定后,成为完全发展之梯形溃口.
堤坝 溃决水流 溃口发展历程 溢流破壤
陳樹群 簡依亮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293-297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