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Ms6.5地震前后区域应力偏转现象的初步探讨
震前数据选自2000-2013年鲁甸震区周围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震后余震区震源机制解采用赵小艳等(2014)利用CAP方法反演得到的8月3~13日的15次余震震源机制解。利用上述数据,分别对2014年鲁甸Ms6.5地震前后进行区域应力反演,其中震前应力场分别求取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区域应力场。应力场反演方法采用Wan等(2015)所提出的非线性网格搜索法,以精细的搜索网格(1°×l°×l°×O.1)反演出3个主应力方位、倾伏角以及应力形因子R。该方法已经在首都圈现今构造应力场研究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反演结果显示:不同空间尺度下震前应力场表现出明显的均匀性,最大主压应力轴方位呈NWW-SEE向分布,最大主张应力轴方位呈NNE-SSW向分布,应力体系成正断兼走滑型。但2014年8月3日鲁甸Ms6.5地震发生后,发现最大主压应力轴和最大主张应力轴方位发生明显顺时针偏转,并且应力结构呈走滑型,这与主震震源机制一致。本文研究结果说明,强震能够使震源附近应力场发生偏转,在地震过程中,应力的释放导致震后应力场发生变化,并且与主震本身机制趋于一致,为下一步的偏应力量值估计提供了基础.
地震学 震源机制解 区域应力 偏转现象
黄骥超 万永革 崔华伟
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30-30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