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dif波--内核低速层存在的地震学证据
通过对中国数字地震仪台网(CDSN)宽频带数字地震仪记录到的30个,震中距在119.4°~ 176.1°间,震源深度h<120km的极远震记录的分析,识别出了PKP波在内外核界面(ICB)上的衍射波PKPdif.根据PKPdif的记录特征,对PKPdif波的成因和传播机理做了设想,设想在距地面约5156.1~5372.2km的深度,即内外核界面下,有可能存在一个低速层.该设想试图解释PKPdif波在震中距120°<△<150°左右间,在PKIKP波之前出现.在震中距约150°左右间,与PKIKP波同时到达.在震中距△>150°以后,在PKIKP波之后出现的观测结果.该设想与Jefferys速度模型一致。
地震学 PKPdif波 内核低速层 传播机理
许健生 徐小明 隗永刚 周建超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北京地震台,北京100095;北京白家疃地球科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100095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106-106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