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毛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文章指出河北省的毛皮动物养殖品种应该是控制狐狸、貉子数量,提高水貂的品质和产量。具体做法是鼓励张家口、承德发展规模化畜牧养殖及唐山、秦皇岛、沧州建立特种养殖基地,提高多品种优质原皮自给率。河北省很多地方都有加工皮衣裘皮的历史,近10年来由于市场的带动,加工业发展很快,主要集中在阳原、蠡县、肃宁、枣强、故城、辛集等地,形成了一个个特色产业集群。据粗略统计,2010年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600亿元。加工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毛皮动物养殖和市场建设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是河北省毛皮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求强的关键时期。在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调研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出台了毛皮皮革产业的“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是:适度控制制革总量,重点发展制成品,提高终端产品比重。在行业组织服务上,早在2006年,河北省便成立了各个区域为支撑,龙头企业、市场、基层协会为依托的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在行业中发挥协调、咨询、服务的作用,维护会员和行业的合法权益,推动全省毛皮皮革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毛皮产业 服务体系 市场格局 产品质量
靳国庆
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
国内会议
临沂
中文
30-34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