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病貂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鼻镜干燥,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1 -2天死亡,死前尖叫,口鼻出血;有的病例发病突然,倒地死亡。用头孢氨苄和恩诺沙星治疗未见明显效果。通过临床症状,解剖症状,病原的形态学观察、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动物致病试验,证实该起水貂发病是由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混合感染所致。7-9月份正处丁炎热的夏季,也是绿脓杆菌和肺炎克需伯菌发病的高峰期,激素貂开始换毛,生长迅速,抵抗力降低,致使体内存在的条件病原菌大量繁殖,最终引起感染和死亡。在发病初期感染水貂以猝死为主,这可能与肺炎克需伯菌感染有关,因为该菌主要引起肺部的炎症,表现为突然死亡和呈现神经症状 因此,对水貂应加强管理,提供营养充足的优质饲料,同时配合药物进行预防。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当绿脓杆菌污染环境、饲料、被毛,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口腔、鼻腔侵入体内引起发病,因此应加强环境、饲料卫生管理。在这期间,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的消毒,使用新鲜饲料,可以有效预防浚病发生。绿脓杆菌不能形成芽抱和荚膜,对一般的消毒药敏感,所以养殖场要定期严格消毒。另外这两种菌容易产生耐药性,要选择几种消毒剂交叉使用。要严格监测饲料卫生和水源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对于有发生水貂出血性肺炎的养殖场,可以定期接种绿脓杆菌疫苗,有一定效果。发病后畜主擅自使用多种药物治疗,使之细菌对多种药物已产生耐药性,加大了治疗难度。为了减少药物浪费和经济损失,发病后应立即到相关部门进行诊断,通过药敏试验确定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才能收到屨著的防治效果。这两种菌对抗生素极易产生耐药,采用抗菌素治疗时应首选高敏药物,合理用药,配合中药标本兼治,有利丁病貂及早康复。
水貂 细菌感染 绿脓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病理诊断 临床治疗
王秋菊 惠涌泉
诸城市皮毛动物研究所 262201 莱芜菁华药业 271100
国内会议
临沂
中文
123-125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