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对非编网络存储子系统的几点思考

继1998年左右我国的电视节目编辑从传统磁带对编逐步数字化后,在2005年前后开始向系统级网络化迈进.从2009年开始,广电总局开始促进高清电视节目的发展.从2005年系统化网络编辑开始到现在高清的逐步推广,底层的存储系统起了支撑性的作用.一个非编制作网是否能够实现流畅的编辑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存储系统设计的好坏.双网架构能够很好的弥补单网架构的不足。在FC-SAN+Ethernet的典型双网架构中,交换量很少的控制流信息流走以太网,而交换量特别大的数据流走FC网,在这样的设计中,能非常好的利用各自的特性来提供对应的服务,从而提高存储系统的整体性能。以太网造价低廉,走流量小的控制协议几乎不会对系统带来任何额外的负担,而FC通道由于其协议相对于IP和以太协议更加简单和高效,因此用于传输数据量大的视频流是再好不过的。

电视节目 非编网络 存储系统 双网架构

朱良才 万春江

技术中心网络部

国内会议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节目制作与传输专业委员会第25届(2013西藏)年会

拉萨

中文

581-588

2013-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