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文章结合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经历,从指导学生“问”这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并提出了一些的具体建议.指出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互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迪,促进问题的提出,最大限度地使学生释放自主学习的能量,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对有创意性的问题给予鼓励表扬,对不符合教学需要、过浅、过难,甚至离奇的问题也应予以肯定和尊重,对学生敢于提出针对老师或教材的问题的勇气和态度首先应予以肯定,然后再引导和分析。根据认知理论,化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首先要善于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发现和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解答,或者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共同得出结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因为问题是生长新思维、新方法、获取新知识的种子,努力解决遇到的问题是推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求的内在需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问应做到持之以恒,长期、多方位坚持启发、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形成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变成一种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自觉行为,使学生受益终身。这需要每一位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研究。
初中教育 化学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陈薇薇
中华中学上新河初级中学 江苏南京210019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63-65
2013-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