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受敌法”与李士懋教授研习《伤寒杂病论》思路
李老在行医五六十年中,对《伤寒杂病论》用功颇深,探索钩提,于微言中寻大义,在加减中求理法。穷经皓首,提出“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思辨体系,指示后学登堂入室之门径。总的途径是熟读中医经典,勤于临床。《伤寒论》是在《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研读《伤寒论》,要有《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钻研,要以读原文为主。必须在对经方的学习过程中,勤临证,在不断实践的磨砺中,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结合对原文的学习,将临床中的成功与失败,升华到理论高度。理论一实践.理论,不断往复,相互印证,认真思索、联想、总结、升华,达到纵横捭阖,融会贯通,就可以发皇古义,创立新说。这是继承发扬中医学的重要途径。李老读《伤寒杂病论》的思路,便是“八面受敌法”在中医领域的使用,是很好研习仲景著作的思路。正如“八面受敌法”在史学界被熟知运用,为现代学者研究历史提供长远帮助,李士懋、田淑霄夫妇研习《伤寒杂病论》的思路也可作为学习仲景思想的一个方案提出来,供广大中医同道借鉴。
《伤寒杂病论》 八面受敌法 李士懋
吴东杰
李士懋名医工作室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7-58
2016-0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