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6年北京地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流行病学调查与动态预测
目的:全面了解近几年来北京地区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猪群猪伪狂犬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趋势;为猪场伪狂犬病防疫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方案;制定并推广合理的猪伪狂犬病防疫或净化方案. 方法:采用PRV gE-ELISA结合gB-ELISA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跟踪监测来自北京地区的13个猪场2015年2016年的(母猪、仔猪、生长猪及后备群)血清样品;并对2009以来已有的伪狂犬病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预测该病下一年流行趋势. 预期结果:对于免疫gE缺失苗的猪场,gB抗体水平应该真实反映猪场的免疫效果,同时gE抗体水平则说明猪场野毒感染程度:根据2009-2014年的前期数据和伪狂犬病近年来流行特点,结合目前伪狂犬病监测结果预测猪群未来半年到一年的伪狂犬病形式;提出及时、有效的防疫或净化方案. 创新点:本研究将流行病学调查和实时的监测结果结合,预测未来半年到一年的疾病流行趋势;将伪狂犬病的gE抗体水平和鹞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快速,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指导猪场及时调整防疫方案;同时根据各个猪场目前伪狂犬病形式,制定并推广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净化方案.
猪伪狂犬病 gE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流行病学 疫病预测
全炎铭 刘月焕 陈华林 张丹 贾泽颖 许光勇 刘邓 孙玉芳 郭又春 刘修权 刘莉如
北京三元集团畜牧兽医总站,北京,100192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北京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新思想 新观点 新方法”论坛
北京
中文
162-167
2015-1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