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因素分析

本试验研究影响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因素,目的是对北京某县存栏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普查,找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规律,分析致病因素,本着”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研究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在季节、饲养管理以及环境条件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试验结果表明:(1)三种养殖模式(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散户)下,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大小顺序依次为:养殖小区>规模场>散户;(2)奶牛1~3胎相邻胎次间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差异不显著(P>0.05),3~4及以上胎次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4胎及以上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最高,为58.33%,头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最低,为39.29%,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呈升高的趋势;(3)不同卫生状况造成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卫生良好乳房炎发病率明显低于卫生较差乳房炎发病率,搞好环境卫生对防控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奶牛 隐性乳房炎 发病率 致病因素

付静涛 乔利敏 曹靖 王明利 吴美玲 肖西山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102442 北京市延庆县农业局,北京102100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北京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新思想 新观点 新方法”论坛

北京

中文

456-458

2015-1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