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中的应用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健康是一个网络,牵涉到方方面面.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HL)是作为衡量个人在获取、理解并采纳相关健康信息,正确接受健康相关服务,以及对自己健康状况做出恰当决定等方面的能力,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效果的一个重要体现.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取代单纯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从公众维护和促进健康的能力人手,综合评价公众的健康状况. 低健康素养者通常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患的疾病,不能对自己的疾病作出较好的管理,往往错过了疾病治疗的黄金时间。当小病拖成大病之后才到医院进行治疗,会增加医疗开支,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疾病的治疗,出现要求过度治疗的情况,从而浪费医疗资源。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通常是终身性疾病,一般不能治愈,患者对疾病进行自我管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但低健康素养人群由于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很难对疾病进行较好的自我管理。而具有健康素养技能的人,能够与医务人员交流个人及健康信息,进行自我保健和慢性病管理,经常锻炼,健康饮食,有利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低健康素养人群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的脆弱人群,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过程。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加重了社会的医疗负担。 因此,在我国有必要加强慢性病预防素养的干预研究,寻找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提高低健康素养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促使他们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过程中主动与医务人员交流个人及健康信息,学习自我保健技能并进行自我保健和慢性病管理,经常锻炼,合理饮食。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公共卫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健康素养 疾病防治
秦祖国 汤捷
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广东广州51023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25-328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