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运动障碍疾病的诊疗原则

运动障碍疾病又称为锥体外系疾病(extrapyramidal diseases),是指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但肌力、感觉及小脑功能一般不受影响的一大类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的特点:通常与基底节或多巴胺神经递质传导功能紊乱有关.1.临床上导致运动调节功能障碍,而非运动能力本身;2.肌力、感觉和小脑功能一般不受影响;3.临床分为肌张力降低一运动过多所致的异常不自主运动和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所致的运动贫乏两大类;4.所有不自主运动受病人精神状态影响,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基底核递质生化异常和环路活动紊乱是产生各种运动障碍症状的主要病理基础,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无论药物或外科治疗原理都基于对递质异常和环路活动紊乱的纠正,分类为药物相关性运动异常症、发生于痴呆及神经变性疾病的运动异常症、情绪(mood)与运动异常、其它精神疾病产生的运动异常等多类,根据发病年龄、病史、服药史、伴发疾病、家族史和体检(症状、体征)进行诊断,常见的不自主运动类型有运动障碍或异动症、震颤、舞蹈征和肌张力障碍等,可采用病因治疗、替代疗法、手术治疗、症状治疗等。

运动障碍疾病 发病机制 疾病诊断 临床治疗

韩咏竹

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15年安徽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学术年会

安徽芜湖

中文

192-197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