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因素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因素. 方法:连续纳入48 h内入院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148例,根据病程中NIHSS评分变化分为END组29例与非END组119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END的预测因素. 结果:END组占所有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19.6%;END组糖尿病(51.7%对30.3%,P=0.029)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END组,END组中皮质下梗死(72.4%对41.2%,P=0.00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72.4%对37.0%,P=0.014)与梗死区血管狭窄(65.5%对38.7%,P=0.009)患者比例均高于非END组;而END组中皮质梗死(17.2%对50.4%,P=0.001)、大脑前动脉梗死(13.8%对44.5%,P=0.002)患者比例显著低于非END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质下梗死(0R=4.374,95% CI:1.405~13.622;P=0.011)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END独立相关. 结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END的比例较高,皮质下梗死是其重要的预测因素.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皮质下梗死

吴倩 赵昊 曹树刚 张文婷 徐文安 夏明武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2015年安徽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学术年会

安徽芜湖

中文

312-317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