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治疗回顾性分析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 Barre syndrome,GBS)是一类免疫介导的急性炎性周围神经病,以周围神经及神经根脱髓鞘病变和小血管炎性细胞浸润为病理特点,多呈单时相自限性病程,本综合征年发病率为0.6-1.9/10万,男性居多,国外临床统计其年发病率为1.0-2.0/10万,病死率为5%,以男性及老年患者居多.回顾性分析了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9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显示免疫球蛋白治疗组及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组临床疗效均优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免疫球蛋白治疗组与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国内外研究均表明,血浆置换和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为临床治疗吉兰一巴雷综合征有效方法,但血浆置换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目前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作为治疗吉兰一巴雷综合征临床常用及有效的方法,国外学者表明,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可替代血浆置换作为临床治疗吉兰一巴雷综合征首选方法,因为其临床疗效确定,且易于实施。对于糖皮质激素在吉兰一巴雷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吉兰一巴雷综合征 免疫球蛋白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张丽 赵江明
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安徽芜湖
中文
347-347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