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苯妥英钠中毒脑病1例

苯妥英钠作为一种临床常用抗癫痫药在多数基层医院仍广泛应用。因该药有效的治疗剂量与中毒量很接近,临床应用稍有不慎,即会发生中毒,苯妥英钠中毒的发生率和程度与其血药浓度相关。血清苯妥英钠浓度低于15mg/L者很少发生毒性反应,血药浓度在20—30mg/L者出现毒性反应者占15%,高于30mg/L者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为50%。血清苯妥英钠浓度在15~30mg/L可能出现眼球震颤,30mg/L以上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共济失调,40mg/L以上可能有精神和意识方面的改变,浓度过高者可能发生抽搐。但如果长期服用苯妥英钠则可诱发不可逆的小脑萎缩,分析可能由于小脑浦氏细胞和颗粒细胞是苯妥英钠特异性结合部位,苯妥英钠使小脑神经元点燃率增加。还有报道认为,小脑萎缩的过程是癫痫发作和苯妥英钠用药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癫痫发病年限、发作频度、苯妥英钠剂量及用药时间等多项变量有关。本文中病患服用苯妥英钠35年,近期因加大苯妥英钠剂量,出现明显的共济失调性步态等苯妥英钠中毒症状,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阳性,查血药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剂量,及时减少服药剂量后症状明显好转。提示临床在使用苯妥英钠时一定要注意不良反应及毒性作用,勤查血药浓度,依据血药浓度监测适时调整药量,指导治疗,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及中毒的发生。

癫痫 苯妥英钠 毒性作用 合理用药

李彬 赵小燕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2015年安徽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学术年会

安徽芜湖

中文

393-394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