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2012年成都老官山出土了经穴髹漆木人及716支医简,包括了《敝昔医论》《脉死候》《六十病方》《病源论》《诸病症候》《经脉书》《归脉数》等医书,据老官山汉墓的墓葬形制和遗物分析,推测其下葬年代为西汉景帝、武帝时期.目前,老官山《经脉书》已披露了手太阳脉和手阳明脉的内容,从这部分内容看,《经脉书》一书与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阴阳》)及张家山汉简《脉书》属于同一类文献.同时梁繁荣等对老官山经穴髹漆木人刻绘的经脉情况作了简略的描述.兹仅据这些已经公布的资料,对老官山《经脉书》做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从行文体例、经脉循行路线和所主病症看,《经脉书》与《足臂》《阴阳》关系都十分密切。另外,据梁繁荣所述经穴髹漆木人标记有红色粗线22条,当为十一经脉,包括了分布于上肢后面的手少阳、手太阳,上肢外侧的手阳明,下肢前内侧的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下肢外侧的足少阳,下肢后面的足太阳、足少阴,上肢前面(内侧)两条经脉与手太阴、手厥阴、手少阴循行路线均有差异。这些内容都与《足臂》《阴阳》更为相近,与《灵枢·经脉》相差较大。如果《经脉书》反映的确是经穴木人的经脉内容的话,这就提示了《经脉书》当与《足臂》《阴阳》一样,是《脉书》的一种传本,其成书当早于《灵枢·经脉》。

中医文献 《经脉书》 行文体例 经脉循行路线 主病症

李海峰 张如青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天津

中文

58-61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