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文化区系视野下的中医”艾灸”疗法起源新探

中医学上的”针灸”是”微针”疗法与”艾灸”疗法的合称.但时下关注的重心是在”微针”,”艾灸”已被人为的忽视了.究其原因,是”针”、”灸”疗法各自源起于独立的医学体系.本文试图从考古学”文化区系”的角度,拨开历史的迷雾,探寻”艾灸”疗法的独特起源身世,《黄帝内经》中“异法方宜论”的“五方论”,就暗含着中国传统医学地域性起源的解说。伏羲制砭、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言医理的神话传说,也都印证了中国上古不同部族之间的医学起源,这一切无疑与“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不谋而合。中医传统的“艾灸”疗法正是源自于我国北方草原民族独特的地域用火习俗、用冰传统和萨满巫术的医疗实践。

艾灸疗法 医疗实践 文化区系 类型学

袁婷 王振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355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355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天津

中文

165-169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