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旴江医籍《种杏仙方》与酒的应用

江西盱江流域自广昌县血木岭而起,流经江西省东部(今抚州地区),包括广昌、黎川、南丰、南城、金溪、资溪、宜黄、崇仁、临川等,共涉及16个县市.该流域自古被誉为”才子之乡”,名贤辈出,更有数以百计闻名于世的医学家形成一枝独秀的”吁江医学”,儒医为盛是其群体鲜明特征.明代龚廷贤便是儒医中的杰出代表.龚氏早期著作《种杏仙方》中酒的应用内容颇多,《种杏仙方》中用酒的方剂分布在中风、伤寒、中湿、痰饮等等58种病证当中,涉及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等诸科疾病。使用较为集中的病证有疝气、脚气、遗精、胃脘痛、腰痛、崩漏、带下、种子、便毒等9种,使用频率均在60%以上,其中种子一篇所载方均为酒方,崩漏一证载方9首,8首用酒。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龚氏妇科疾病多由女子血虚有寒、子宫夹寒等引起,种子须得经脉调、子宫暖等学术观点。龚氏作《种杏仙方》以药方易得易服为旨,专为仓促不便或贫贱难购而制,故充分利用了酒方制作简单、药力专宏、药效快捷、服用方便的特点。将酒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以取事半功倍之效验。龚廷贤出身世医之家,三代御医,且多年以医行走于公卿之间,却仍然心念普通百姓,专作此方书以济之,也体现了一代儒医忧国忧民,心怀仁术的高尚医德。

《种杏仙方》 酒文化 临床应用 龚廷贤

李丛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西南昌 330006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天津

中文

227-229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