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灵胎医患伦理思想初探
清代徐灵胎写著的《医学源流论》一书可称为是由99篇文章构成的医学论文集,在其论述祖国医学源流利弊得失、理法方药临床应用时,已将医患伦理思想贯穿其中.本文通过提炼分析,将其中涉及医学伦理的内容归纳为”医家之道”、”病家之道”两部分,徐氏《医学源流论》一书中透射的医患伦理思想,完整性及系统性是其最大的特点。首先,它从医家和病家两方面进行论述,使得医疗实践活动中医患双方的主体作用均有体现。其次,医家方面,从习医动机到入医门后的学习,再到诊治过程中的原则,它有一套完整的对医生道德和技术两方面的要求:病家方面,从疾病发生到治疗过程,再到平时应具备的医学修养,也有一套完备的病家规范。所以,徐氏从横向和纵向两角度将医疗实践活动过程中该具备的伦理思想表述了出来,现代医学虽然己从以往的医生和病人的线性关系发展成为一种庞大的社会性事业,医生演变为对群体承担道德责任,但这种从横向和纵向两维度对医患伦理进行规范的意识与方法对其依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科学性是《医学源流论》一书中医患伦理思想的另一特点,它不具有之前文献中关于医德描述存在的局限性,如明代医家李梃奉行“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因此在《医学入门》-书的末尾《习医规格》一文中写道:“重证而就床隔帐诊之,轻证而就门隔帷诊之,亦必以薄纱罩手”;南宋张杲强调医功报应,认为行医治病救人是在积阴德,从而图善报,因此《医说》一书的末尾专门有《医功报应》-卷,唐代孙思邈《大医精诚》和明代陈实功《医家十要》中也有类似的思想。徐氏将这些思想摒弃,是对之前医德文献的发展。
中医理论 《医学源流论》 医患伦理思想 徐灵胎
程伟 宋芳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229-232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