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冲击开发”模式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应用探讨
低冲击开发(Low-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 ),是上世纪90年代末由美国提出的一种概念,其初始原理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和设计技术,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从而使开发区域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本文从现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不足出发,通过介绍低冲击开发模式的特点、内涵及实现手段,分析其运用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可行性,提出定性指标系数限制和专项技术设计两种应用方式,并对其适应性进行探讨.
水土保持 低冲击开发 方案编制 定性指标系数 专项技术设计
王多栋 高金晖 宋维念 刘静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430072,湖北武汉;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518036,广东深圳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518036,广东深圳
国内会议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学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93-98
2015-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