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自然降雨条件下工程开挖面水土流失特征实验研究

工程开挖面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开挖面下垫面改变剧烈,产生的水土流失既有传统水土流失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研究通过野外现场布设开挖坡面小区,观测自然降雨条件下开挖面水土流失特征,以期揭示开挖面水土流失机制,从而为开挖面水土流失测算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降雨要素、下垫面因素坡度、坡长及质地等对开挖面水土流失有重要的影响,均与单位面积土壤流失量和径流量呈极显著相关,尤其是降雨参数如降雨量、三十分钟雨强、六十分钟雨强等.随雨强及降雨量增大,开挖面水土流失相应增大.同一降雨,不同质地小区差异明显,尤其是大雨强时,差异更显著.同一降雨,小雨强时,不同坡长、坡度小区差异不明显,随雨强增大,尤其是大雨强时,不同坡长坡度小区差异显著,单位面积产沙量与坡长呈负相关关系、与坡度呈正相关关系.

水土流失 工程开挖面 自然降雨 土壤流失量 径流量

程冬兵 张平仓 张长伟 任亮 牛俊

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430010,湖北武汉

国内会议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学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201-209

2015-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