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颅内破裂动脉瘤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再出血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和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我院53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收集,对所有临床变量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动脉瘤未处理之前再出血98例,其中44 (44.9%)例发生在发病初期的6小时内,18例(18.3%)发生在第2周内,36例(36.8%)发生在其他时间段内.单因素分析表明,再出血患者与未再出血患者在动脉瘤的位置、动脉瘤的大小、动脉瘤形状、动脉收缩压、Hunt-Hess分级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初期的6个小时内是再出血的高峰期,收缩压高于160毫米汞柱、动脉瘤的形状不规则、动脉瘤>10mm且≤15mm、Hunt-Hess分级级别高是动脉瘤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破裂动脉瘤再出血 疾病发生率 发病时间 致病因素

张建党 王昆鹏 张东波 张元峰 刘素杰 孙瑞讯 周汉光 董孟宁 李琳坤

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国内会议

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

郑州

中文

170-173

2015-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