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蚕桑丝绸梦
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3日又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5年3月27日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对中国发展将产生历史性影响的”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推进建设阶段.”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转型,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 蚕桑丝绸在“一带一路”上再现昔日的辉煌,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蚕桑丝绸产业可自然地成为贸易交往、技术输出、文化传播、友谊发展的载体和符号,为“一路一带”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大有可为,通过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功能研究室和成员的分工与协作,针对蚕桑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问题,集中全国的优势资源,加强了蚕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与集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推广优良品种、省力化技术,和推进发展多元化蚕桑产业,在劳动力价格快速上升的条件下,保持了我国蚕茧生产成本的稳中有降。 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站长应有所贡献,当前蚕桑产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作用,重要的是体系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针对产业发展的问题研究相关科学问题,解决有关技术瓶颈,研发适应区域发展的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各项新技术的生产模式,并示范试验,推广应用。
蚕桑丝绸业 产业转型 技术创新 一带一路战略
鲁成 黄先智
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27-31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