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学视域下建筑艺术的偶缘性与装饰性--以济南历史建筑存续问题为契机
老济南人都还能记起济南老火车站的身影—典型的德国哥特式建筑.然而这座建于1912年的济南标志式建筑却在1992年被强制拆除.2012年,济南市政府决定重建老火车站,济南老站的昔日风貌将”原汁原味”的重现在济南人面前.于是,济南老建筑存续问题,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济南老城还有很多老建筑,尤其是历史民居建筑’,它们远远没有府学文庙的幸运,散落济南老城的角落,默默的守望着这座城市,等待着人们的救赎与更新。笔者认为在伽达默尔理论的启发下,济南老建筑保护应该实现二重目标:一、真正发挥历史建筑的偶缘性特征,在时间维度上,实现历史建筑的时间中介作用,完成过去与当代的真正结合。二、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装饰性特征,在空间维度上,实现历史建筑与周围境遇的完美融合。济南的历史建筑不应只属于济南的历史,更应该属于济南人的当下生活。
建筑艺术 偶缘性 装饰性 诠释学
王姗姗
山东建筑大学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359-365
2015-04-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