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试论叶景华”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肾病的运用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此时的积极干预即查预防或推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在古代中医典籍中虽然没有“糖尿病肾病”的名称,而其表现各种症状是以“虚劳”、“尿浊”、“水肿”、“关格”等论治的,但是对其病因却分析得十分透切,如《圣济总录》云:“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合不利,水液凝聚体内而出现水肿”。依此,古人提出对治疗以“先安未受邪之地”为主的即病防变之法。根据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益气固本为其本,软坚散结为其要,活动泄浊为其治。因此,分期诊治,层层护肾,并先安未受邪之脏,而且补泻以缓为度,切忌峻烈伤正,活血化瘀贯穿治疗始终,以及健运脾胃顾护正源。根据糖尿病肾病患者病久伤肾及久病成瘀的特性,中医辨证存在虚瘀夹杂的表现,叶景华强调益其脾肾补其不足的同时,以软坚散结针对微型癜积,疏其气血,令其条达。因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冬令膏方调治中,当以补脾肾为先,而活血软坚散结化瘀则必须贯穿于整个冬令膏方的运用过程中。

糖尿病肾病 治未病思想 临床应用

张彤 冯雯 沈晓燕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上海200137

国内会议

第五次“治末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暨201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年会

桂林

中文

211-214

2014-11-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