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糖尿病与夜间低血糖

文章指出夜间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较多,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HbAlc控制目标、睡前血糖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等,指出夜间低血糖发生隐匿,发生率高,且易发展为重度低血糖,这不仅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阻碍,危害患者健康甚至生命,同时对患者的精神也是一种很大的负担。因此如何预防和控制夜间低血糖亟需引起患者和医生的重视。而HbAlc目标和睡前血糖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医生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降糖目标设定,同时加强患者教育和监测手段,对适合的患者应进行CGMS监测,以提高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的检测率,对不能行CGMS但具有夜间低血糖风险的患者也应加强睡前甚至夜间低血糖的监测。同时在胰岛素的选择上建议应用低血糖安全性高的胰岛素类似物进行治疗,并从患者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调整、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夜间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 致病机制 合理用药 疾病预防

朱大龙

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

国内会议

中国药品评价高峰论坛

南京

中文

621-625

2014-10-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