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百草枯中毒致食管梗阻1例
百草枯对皮肤和消化道粘膜有较强的腐蚀性,口服摄入者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损伤,一般服毒2-3天后逐渐出现口腔、舌体、咽喉及食管等部位的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伴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呃逆、疼痛、腹胀等,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大出血,食管破裂穿孔或食管黏膜表层剥脱.急性百草枯中毒导致食管梗阻者相对罕见,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患者女,48岁,农民。既往“精神病”史20余年。2014年2月19日,患者因精神病发作服百草枯2大口,量约60-70m1,遂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墨绿色胃内容物,2.5小时后送至当地医院,期间反复多次呕吐墨绿色胃内容物,当地医院给予洗胃,禁饮食,激素冲击,奥美拉唑保护消化道黏膜,保肝、保肾、补液、利尿、导泻等治疗。2月22日,患者胸闷、憋喘严重,口唇、舌咽等部位疼痛,饮水后呛咳、进食不能。给予禁饮食、吸氧、激素冲击、洋托拉唑保护消化道、保肝、保肾等治疗。因病情严重,家属放弃治疗,并于次日清晨在家中死亡。 对于百草枯所致的胃食管损伤,目前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虽然纤维内镜在百草枯致消化道损伤的研究初步开展,认为摄入后第7-21天应避免内窥镜检查,由于百草枯所致的粘膜脱落通常发生最初的腐蚀损伤后4-7天,对于食管损伤严重者,亦不能行胃镜检查。食管镜检查对于百草枯所致的急性食管损伤意义不大。由于上消化道透视辐射大、敏感性较低、对轻及早期食管损伤的检查亦受到一定限制。HRCT己成为百草枯肺损伤的常规检查,同时能够发现一些较为严重的食管损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百草枯中毒 食管梗阻 临床诊断
于光彩 菅向东 周倩 王洁茹 孙婧 宋成珍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151-154
2014-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