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与根瘤菌接种方式对大豆根瘤生长、分布及磷素吸收的影响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石英砂分根施用有机磷和无机磷的盆栽试验,研究低磷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Glomous mosseae, GM)与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BJ)不同接种方式对大豆(冀豆6号)根瘤的形成、分布及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至开花期(接种后56 d),与其他接种方式相比,无机磷室双接种时能够提高根瘤数量和生物量;有机磷室单接种BJ时,直径小于1mm的根瘤比例最高;而无机磷室接种GM显著提高直径大于4mm根瘤所占根瘤总数的比例,表明GM/BJ接种方式能够调控根瘤数量和根瘤大小及分布.与单接种BJ相比,接种GM显著提高了地上部磷浓度;不同双接种方式对地上部磷浓度没有显著性影响;同室双接种时,无机磷室接种处理时根系磷浓度显著高于有机磷室接种处理时;分室双接种时,无机磷室接种GM与有机磷室接种BJ时,其根系磷浓度显著高于有机磷室接种GM与无机磷室接种BJ时;在四种双接种方式之间,根瘤磷浓度大小顺序为:无机磷室双接种>无机磷室接种GM与有机磷室接种BJ处理>有机磷室接种GM与无机磷室接种BJ>有机磷室双接种.以上结果表明,在磷缺乏条件下,GM/BJ不同双接种方式对根瘤生长、分布及磷素吸收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
大豆根瘤 丛枝菌根真菌 根瘤菌 生长发育 分布特征 磷素吸收效果
丁效东 张林 李淑仪 冯固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州510650;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州510650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46-57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