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北黑垆土磷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及淋溶阈值

本研究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西北黑垆土在不同施磷肥条件下土壤磷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并且模拟其磷素淋溶阈值.结果表明:随施磷量的增加,全磷、速效磷含量在耕层土壤中不断增加,在剖面土壤中差异却不显著.0-200 cm剖面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整体现”S”型,呈减少趋势,0-60 cm骤降,60 cm以下逐渐升高,在100 cm处达最大值,100 cm剖面以下养分含量又逐渐降低.西北黑垆土土壤CaCl2-P耕层及其在剖面空间分布含量普遍较低,耕层(0-40 cm)呈现表聚作用,且随着施磷量的增加CaCl2-P含量大幅增加,最大施磷量为180 kg/hm2时的CaC12-P含量是单施氮肥的10.9倍.CaCl2-P在土壤剖面40cm以下的空间分布呈现”S”型曲线,含量集中在0.01与0.1 mg/kg之间.在不同的施磷量条件下,土壤速效磷和水溶性磷含量的相关性达极显著.运用Heckrath分段回归split-line模型综合分析,得出该试验区土壤的淋溶阈值,Olsen-P的含量为29.00 mg/kg,当测得土壤中Olsen-P的含量大于此值时,土壤中存在的磷素随径流和淋溶的方式输出土体进而对水体造成污染风险.

黑垆土 磷肥 磷元素 空间分布 淋溶阈值

何晓雁 郝明德 王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广州

中文

376-385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