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秸秆还田对旱地土壤硝态氮分布与累积的影响
在我国典型半湿润偏干旱的山西寿阳试验区,通过1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对土壤硝态氮空间分布与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同时会增加土壤氮素盈余,提高了硝态氮淋失的风险.各处理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主要集中于0~200cm区域,在80cm土层以下出现了明显的硝态氮累积峰,由于秸秆养畜粪肥还田处理氮素盈余最多,所以硝态氮累积量最高,在80~100cm处和200~220cm处出现了2个硝态氮累积峰,土壤下层硝态氮累积量明显增高,被淋失的风险增大.秸秆覆盖还田虽然累积量最少,然而其在200~300cm的累积量却占总累积量的25.63%,硝态氮淋失风险最高.
土壤成分 硝态氮 秸秆还田 空间分布 累积特征
杨振兴 周怀平 关春林 解文艳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12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423-428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