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下我国水稻土基础地力变化特征
以我国8个水稻连作或轮作的农田生态系统的长期施肥试验为对象,用长期不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来表征其基础地力的演变,探讨了基础地力变化与产量可持续性指数(SYI),及与基础地力贡献率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早稻基础地力产量随持续耕作时间呈逐年下降趋势(-14.5 kg·hm-2·yr-1),而晚稻和单季稻较稳定.综合在8个试验点,早稻、晚稻和单季稻多年平均基础地力贡献率较高分别为59%、69%和55%.其中地力贡献率与不施肥SYI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培肥基础地力是提高作物产量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水稻 施肥处理 土壤基础地力 作物产量
李忠芳 徐明岗 张会民 孙楠
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贺州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广西贺州542800 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486-495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