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山对退化红壤区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本文采用PCR-DGGE图谱分析技术分析了炼山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拟为评价炼山的生态效果以及恢复桉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非炼山方式相比,炼山方式导致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和丰度下降,尤其在0~3cm的表层土壤体现更为显著.炼山不利于改良或保持稳定的桉树人工林地土壤生态系统.另一方面,与阔、针叶混合林相比,单一的桉树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单一地栽植桉树不利于保持或提升林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人工桉树林区有必要与阔、针叶混合林等其它林木类型实行定期的轮作制度,以免长期栽植桉树导致林地土壤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桉树人工林 土壤细菌 炼山模式 群落多样性
杨尚东 吴俊 谭宏伟 熊柳梅 刘永贤 周柳强 谢如林 黄国勤 赵其国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亚热带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4;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南宁530007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亚热带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4 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南宁530007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33004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600-610
2012-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