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学和中医经典角度探讨皮肤病的防治
许多皮肤病易诊而难治,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因此重视对皮肤病患者进行身心的调护,达到体健心康非常重要.皮肤病可通过调身(调精)、调息(调气)、调心(调神)进行调护,其中调心最重要,是治本之法,学习与践行国学经典是调神的重要法门,其文化内涵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国立学校”的意思。自“西学东渐”后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指以先秦的经典与诸子学说为根基,并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及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骄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等等各类文化学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核心理念是贵生、护生、佑生,与中医的生生之道一脉相承,要做到“信、愿、行”,真信、真学、真用,最终目标是提升生命的质量,重要的国学经典有儒家的《弟子规》、《孝经》;道家的《道德经》、《庄子》;佛家的《心经》、《金刚经》、《坛经》等,《太上感应篇》(《感应篇直讲》、《感应篇汇编》)是融合儒释道三教精义的一本重要经典,学习和践行《太上感应篇》是调心(调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灵魂的体操,中医经典《百病崇百药经》也有言人有疾病,皆有过恶,阴掩不见,故应以疾病。
皮肤病 调神 国学经典 中医典籍
张广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16-117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