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医经典理论在当代中医皮肤病临床中的运用

中医经典理论在临床中的指导与实践运用,是20世纪以来,中医皮肤病学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原因.皮肤病有其外在特点,寒热表里虚实难以确切分类,而于八纲之中独取阴阳为特点,藏腑理论对皮肤生理病理的认识影响着当代中医皮肤病学的实践,十二皮部理论在皮肤病辩治中拥有重要意义,皮肤病虽非伤寒理论的主要内容,但伤寒理论及经方在当代中医皮肤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桂枝汤及其类方,在荨麻疹、过敏性紫癫、湿疹、雷诺氏病冻疮等大量皮肤病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而以李东垣为代表的脾胃派的兴起,使外科病皮肤病诊疗中只重外证的传统得以改变,探讨“内伤”成了一时之重,明清以来诸家无有不重视内脏尤其是脾胃的,可见脾胃派影响之大,而现代研究也表明,中医强调的脾胃和免疫系统息息相关,故从脾胃论治皮肤病成为了一条重要思路,温病理论,特别是血分证理论对当代中医皮肤病诊治有着深刻的影响。理论创新往往能带来革命性的突飞猛进,但理论创新也是十分困难的,需要坚实的实践基础。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和发掘历史上的中医药理论宝库,使其更好的为皮肤病诊疗而服务也等于在另一层面上的实现了进步和创新。由阴阳理论、脏腑理论、经络理论构成的内经理论、伤寒杂病论理论、金元四大家理论和温病理论四大中医经典理论在当代中医皮肤病学中的运用.

中医皮科 内经理论 伤寒杂病论 脾胃论 温病理论

迮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皮肤科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186-187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