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愈伤组织形态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蛇床愈伤组织形态发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差异. 方法:蛇床愈伤组织培养采用不同激素配比的MS固体培养基,过氧化物酶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物酶同工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分析. 结果:在不同激素配比的MS固体培养基中,蛇床愈伤组织有不分化、分化出不定芽和不定根、形成胚状体三种不同的分化状态.对三种不同分化程度的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表明,已分化愈伤组织的酶活性高于未分化愈伤组织.未分化愈伤组织、产生胚状体的愈伤组织及分化芽和根的愈伤组织的酶活性成线性递增关系,相对酶活力为1∶3∶4;聚丙烯酰胺凝胶平板电泳分析发现,不同分化类型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有明显的差异.三类愈伤组织都有酶带1和2,分化的愈伤组织都有3和5,分化芽和根的愈伤组织还有酶带4,分化芽和根的愈伤组织的酶带3比形成胚状体的愈伤组织的酶带3要宽,着色也深. 结论: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愈伤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酶带1和2显示的两种同工酶与愈伤组织的增殖有关,酶带3和5是与分化有关的特异性蛋白质.酶带4可能催化器官发生所特有的反应,且对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影响较大.
蛇床 愈伤组织 过氧化物 酶活性
宋强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对外交流与合作分会年会暨第二届系统和网络生物学与中医药学学术研讨会
太原
中文
105-110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