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诊治再认识
文章阐述了中西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诊治的认识,西医中肝穿刺活检组织学检查是诊断NAFLD的金标准,明确NAFLD脂肪分布、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分期,但由于有创伤性,患者依从性差,穿刺仅为一点,不能完全反应肝脏整体情况。指出由于NASH发展至HCC是一个隐匿、缓慢的过程,因此早期明确诊断至关重要。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是推动NASH最终发展为HCC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被指南推荐并广泛应用于NAFLD的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肌改善IR、他汀类药降低血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降低血压以及维生素E、多烯磷脂酞胆碱、熊去氧胆酸、S-腺苷蛋氨酸、还原型谷胧甘肤、水飞蓟素(宾)等保肝、利胆、抗炎、抗氧化作用。然而这些药物治疗对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的疗效至今尚不肯定。中医认为脾气亏虚,运化不及,水湿不化,谷泛为滞化为痰饮,水湿停滞,气血运行受阻;痰、湿、瘀互结于肝络而成脂肪肝。近年来中医药治疗NAFLD患者在改善肝功能,减轻体重,降低血脂、血糖水平,调整IR和脂代谢紊乱的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指出针对不同阶段NAFLD患者制定相应的饮食、运动、行为及药物处方,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重视整体治疗,调整患者的体质,从根本上阻止病情进展,改善NAFLD的预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致病因素 病理诊断 临床治疗
赵文霞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郑州
中文
374-378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