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研究概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然成为临床多发病,尤其是其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互为因果,后期并发症风险较高,且有年轻化、低龄化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然而目前对NAFLD的认识比较局限,尚未有疗效确切的临床药物予以治疗。西医目前对NAFLD的可能发病机制的研究认为其是一种遗传一环境一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且各发病机制之间相互影响,首先祛除引起NAFLD的各种病因,治疗基础疾病以及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如逐渐减肥,纠正营养失衡,合理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对肝脏的二次打击、附加打击及多重打击等。其中,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治代谢综合征为疾病治疗的首要目标,选择适当的保肝、调脂、降糖等药物,对NAFLD患者(尤其是并发肝功能损害者)肝内脂肪和炎症的消失有促进作用,从而可以防治肝细胞死亡和纤维化。而传统中医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强调未病先防的“治未病”理念,重视“已病防变”,通过四诊合参而遣方用药,以期治病求本。中医药在治疗NAFLD中显示出良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但是,中医药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缺乏严谨有效的、统一的、规范化的和符合中医特色的辩证、治疗及评价体系,对患者生存质量未予以足够关注;实验研究造模方式尚难体现中医特色,对药物安全及作用机理研究不足;此尚待解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流行病学 病理诊断 临床治疗
邹禄平 石拓 舒磊 杨家耀
湖北中医药大学,430000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430022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郑州
中文
378-387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