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015年《中国针灸》杂志词频分析
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的词频分析方法对《中国针灸》杂志1994年-2015年所发表的论文进行词频分析,通过描述针灸学科学术研究状况,揭示针灸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者、评价者提供客观、可靠的参考数据.共纳入8375篇文献,统计3758个词的词频.结果表明词频分布大致符合齐普夫分布;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治疗”(171521次),其次是”疼痛”(22148次)、”针刺”(20611次)、”电针”(18447次)和”经络”(13362次);出现频率最高的与治疗方法相关的词依次是”针刺”(20611次)、”电针”(18447次)、”推拿”(7040次)、”埋线”(4262次)和”灸法”(3919次);出现频率最高的与治疗病种相关的词依次是”疼痛”(22120次)、”心与神智疾病”(11785次)和”胃系疾病”(9886次);出现频率最高的穴位名称依次是”足三里穴”(11479次)、”三阴交穴”(6849次)、”合谷穴”(6689次)和”内关穴”(6287次);出现频率最高的经络名称依次是”胃经”(22466次)、”膀胱经”(20066次)、”督脉”(17494次)、”任脉”(14829次).只有”治疗””疼痛””针刺””电针””诊断””时间””统计学”与年份存在线性正相关,因此认为《中国针灸》杂志的研究热点会以临床治疗为主,以疼痛类疾病为治疗对象、以针刺和电针作为治疗方案,越来愈注重诊断与统计学的描述;可能越来愈多的针灸研究者会将重点放在”心与神志疾病”和”肝系疾病”治疗上,而对穴位和经络的选择不具有倾向性.
医学杂志 文献计量学 词频统计
刘朝 王莹莹 吴远 齐淑兰 杨金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科技成果峰会暨2015年度科技成果、优秀人才奖励大会
广州
中文
104-109
2015-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