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铁氰化钾沉淀浮选去除水中微量铯离子研究

沉淀浮选法是利用水中的金属离子与加入的化学试剂形成(共)沉淀物后被泡沫带出而实现净化水体的目的.相较于传统的重力沉降法,沉淀浮选法具有固液分离迅速,浓缩因子高等特点,且装置易于设计和放大、占地面积小、无转动部件、运行费用低,特别适于含微量锶、铯等放射性核素废水的处理.如日本福岛事故后,其堆芯的循环冷却系统就采用了沉淀浮选+吸附柱吸附的组合方法去除循环水中的铯-137.通过改变Ni(NO3)2与K4Fe(CN)6加入比例,使溶液中生成K1.33Ni1.33Fe(CN)6沉淀物,而水中的铯离子则通过与沉淀物中的K+离子发生交换作用而被共沉淀。在浮选过程中,共沉淀物粘附于气泡的表面,由于形成的气泡/颗粒复合体的表观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而上浮至水面,实现沉淀物等固体颗粒与液相主体的分离,实验中考察了模拟水样初始pH值、沉淀剂浓度、高压溶气水流量、表面活性剂浓度等对铯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沉淀浮选法处理含铯废水的方法可行,当pH值为9,亚铁氰化钾的浓度为33mg/L,高压溶气水流速为80L/h,表面活性剂浓度为2lOmg/L时,最佳去除率可达99%以上.
核工程 放射性废水 沉淀浮选法 亚铁氰化钾 铯离子
马福秋 王欢 矫彩山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106-106
2015-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